设为首页 / 添加收藏 / 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法学园地 -> 案例评析

学习陈燕萍的为民情结

  发布时间:2010-02-03 09:07:26


    连日来,了解了陈燕萍同志的先进事迹后,深受感动和鼓舞,深深地体会到陈燕萍同志的先进事迹,是实践“三个至上”指导思想和“人民法官为人民”主题实践活动的楷模。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向陈燕萍学些什么,笔者认为,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法官,向陈燕萍同志学习,就是要学习陈燕萍同志的为民情结。

    陈燕萍同志对人民有着厚重质朴的情感,她在法院工作21年,在基层人民法庭工作14年,爱岗敬业、勤奋工作,悉心办案,刻苦钻研审判业务,她的心中时刻装着人民法官为人民的信念,忠实履行着人民法官为人民的职责。虽然与陈燕萍同志相比,自己也在基层法院工作,但却没有陈燕萍那样的感人与奉献,深表惭愧。

    陈燕萍亲民。她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,也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,但她有着崇高的理想信念,有着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支柱。她主动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基层法庭工作,而且一干就是14 年,把最美好、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党的审判事业,奉献给了她深爱着的人民群众。她长期在农村法庭工作,深切的体会到人民群众的疾苦,对老百姓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朴素感情。她始终牢记着人民法官的责任与使命,尽自己所能为民解忧,用自己的爱心无私奉献,树立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良好形象。

    陈燕萍爱民。14年风雨兼程,14年默默奉献,她把对党的忠诚体现在所办的每一件案件上,她注重细心观察,善于把握当事人在诉讼中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和神情的变化,就连当事人脸红、气粗等微妙变化都逃不过她那双明察秋毫的慧眼。在办案中,她总是以特有的细心、耐心和同情心,在法、理、情之间寻找结合点,准确切入案件,把握案件的走向,对症下药,真正做到案结、事了、人和。陈燕萍把自己的办案方法,总结为“望、闻、问、切 、笑”五字工作法。用心去感知,用心去办案,掌握案件处置的主动权,争取案件的最终妥善解决,为社会增添一份和谐,她这种办案方法和爱民情结,确实是法官难得的修养。

    陈燕萍为民。她爱岗敬业,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使命感。她每年办案200多件,是全院多年的办案状元。所审理的3000多件案件无一错案,无一投诉,无一上访,实实在在的为民办实事。14年来,陈燕萍一身正气,两袖清风,无数次拒礼、拒贿、拒吃,无一违法违纪,无一投诉举报。正是由于她的公正,赢得了广大群众对她的信赖和尊敬。

   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。通过学习对照,笔者自己找出了自身的差距,并决心以高尚的职业情操,把陈燕萍同志“平凡、真诚、大爱、可敬”的为民情结发扬光大,秉公执法,廉洁自律,让党放心、让人民满意,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法官。

责任编辑:董王超    


关闭窗口



Copyright©2025 All right reserved  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  豫ICP备12000402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