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,不平凡的一年。这一年,河南省罗山县人民法院紧紧围绕“三点”全面开展审判工作,为县域经济发展保驾护航,取得了明显成效。有一组数字让我们倍加振奋:2009年,罗山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203件,审(执)结2156件,结案率97.87%,正常审限内结案率100%;全院的绩效考评成绩位居全市法院第2名,1人受到省委政法委表彰,6人受到省高院表彰,2人荣立个人二等功, 3人荣立个人三等功,为辖区一方的县域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。
着力点:提供有效法律服务
----积极服务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。出台《关于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提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》、《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十条规定》等制度,结合法院工作实际,提出了20多项具体服务措施。2009年,共受理各类涉农案件1029件,审结1014件,结案率98.5%,涉案金额390余万元,全部予以了妥善处理。
----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,维护社会和谐稳定。认真开展严厉打击“两抢一盗”犯罪专项斗争活动,全年共审结“两抢一盗”犯罪案件41件46人,有效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,增强了全县人民的群众安全感。切实加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解工作,全年共受理各类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52件,全部以调、撤方式结案,调解赔偿金额45万余元,对此,省高院张立勇院长专门作出批示,给予充分肯定。
----注重调判结合,力求案结事了。全面开展“调解年”活动,积极推进社会法庭工作,倡导和建立文明、和谐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。2009年,人民法庭案件调撤率85.7% ,院机关民(商)事案件调撤率76.5%,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调撤率达100%,并有一名同志被表彰为全省法院“十佳调解能手”,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司法保障。
结合点:全面提高服务质量
----推行审务公开。开通罗山县法院网和民意沟通信箱,符合条件的裁判文书全部上网;在院机关和四个人民法庭统一设置审务公开栏及举报信箱;任命了17名派驻各庭室纪检、监察员,聘请了20名执法廉政监督员,诚恳接受社会各界监督,有效增强了审判工作透明度。
----办好十件实事。在办公大楼一楼大厅设置电子显示屏、导诉台,认真开展送法“下基层”及民意“大走访”等活动,虚心接受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。2009年,共对59件民(商)事案件缓、减、免诉讼费用10余万元,人民群众对该院的满意率为93.7% ,居全市法院前列,比去年提高了0.93个百分点。
----开展巡回审判。大力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,积极开展巡回审判进乡村活动,在没有法庭的乡镇设立巡回办案点,把法庭开到离老百姓最近的地方,充分依靠群众进行审判和调解。2009年,共巡回办案1473件,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咨询800余人次,受到辖区群众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和一致好评。
----支持县委中心工作。带头参加招商引资,积极为罗山经济建设作贡献。2009年年初,该院原党组成员卢建勇,利用工作优势,积极引进“恒远纸业”项目,合同金额近2亿元,受到县委的充分肯定和表彰。
落脚点:筑牢审判工作基石
----强化内部管理,规范司法行为。成立干警作风建设督查小组,建立干警廉政档案,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;成立案件质量评查小组,评查扣分直接计入部门年终考评得分,与干警晋级晋职、评优评先挂钩。全年无一起干警违法违纪案(事)件发生,该院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也得到了市委领导的重视,市委常委、政法委书记高俊峰同志批示,要求总结经验,转发各地学习。
----加强法官队伍建设,提高凝聚力。关心、关爱法官,政治上积极落实干警的待遇,生活上尽力为干警排忧解难。2009年4月份,积极开展了中层干部交流轮岗、竞争上岗和一般干警双向选择工作,通过轮岗和竞争上岗,40名同志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,其中,19名中层正职进行了轮岗,3名原副职通过竞争走上中层正职,6名一般干警通过竞争走上中层副职,中层干部轮岗率达77.5%。
----打造学习型法院,造就学习型法官。定期举办庭审观摩活动、审判理论研讨会,不断提高法官的业务能力,同时对干警通过国家司法考试、取得研究生学位的,予以重奖。目前,该院共有16名干警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分数线,在全院114名干警中,6人具有研究生学历,法律本科以上学历占89.4%。此外,鼓励干警主动撰写信息、宣传、调研稿件,2009年,全院在市级以上各种报刊、杂志、电台、网络等媒体采用的文章达1993篇,人均17.5篇,创造了该院的史料记录。
回顾过去,我们硕果累累,展望未来,我们信心满怀。2010年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,新的航程也已开启,新的一年,罗山法院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切实把“社会矛盾化解、社会管理创新、公正廉洁执法”三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,努力为“平安、和谐、魅力” 罗山建设,再添新砖。